imtoken钱包正版官网-im钱包移动端最新版-以太坊和比特币区块链钱包

imtoken截图-imtoken钱包图标 | 最权威的数字资产交易所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10月4日报道:民以食为天。这几年越来越多“长者食堂”出现在街头巷尾,它们是申城为老服务不断丰富的缩影。经历过疫情冲击这些食堂现在可好?居民食客对它们评价如何?时值重阳节,记者近日走访了其中几家,一探现状。

十一假期的早晨8点,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正是睡懒觉的时候,而位于安顺路的天山街道社区食堂却已“翻了几拨台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早无论是堂食区还是外带窗口的客流都往来不断,老年人最多,也有年轻白领和来聚餐的小家庭,整体热闹有序。早餐选项从2元的白粥、3元的肉包、4元的豆花到22元的虾仁馄饨、23元的红烧大肠面……品种多样丰俭由人。持有敬老卡的居民可再打九折,还能免费获赠一份豆浆。

眼下是店里的高峰时段,食堂负责人孔然也在“兼职”下锅做油条。他告诉记者,店员们每天凌晨2点半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公开营业时间虽说是6点半,而为了更好满足老年人作息需求他们清晨5点半就开门供餐。

到了中午这里除了堂食也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一大荤一小荤两素一汤组成的套餐含送费的总价为23元,由专门店员在11点半送达提前登记订餐的居民家中。目前周边有20多户居民包月订餐,而随着未来居民区助餐点开放,批量送餐到点的服务还将进一步拓展。

在孔然看来,店里人手虽不算多但“宁缺毋滥”。“为老人服务一定要是尽责尽心的人,我宁愿工资开高些来保证优秀稳定的人才队伍,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居民认可。”

曹杨路上的武宁片区社区食堂长假期间同样人气不错。82岁的崔伯伯家住附近的曹杨二村,第一次跟着邻居前来尝试,他选了一份“两荤一素一汤”套餐共花费18元。“口味满意的,价钱也不贵,我家走过来十多分钟,正好跟邻居一起兜兜玩玩,以后可以常来!”

73岁的汤先生是这里的常客,周一到周日每天都至少有一顿饭在这家食堂吃。他告诉记者,这片附近已有至少三家社区食堂,有的主做堂食有的专做送餐,有开在居民区内的也有像这样在地铁站附近的,各有特色,让他们选择不少。

崔伯伯对18元能在家门口吃到这样一份套餐挺满意

武宁片区社区食堂主要有套餐和点心两部分。套餐分为18、21、25元三档,二十几种点心单价在1.3元-4.5元之间。持敬老卡的居民消费每顿如满15元还能减3元。

这家食堂的负责人周良同时还经营着另一家社会餐馆,他介绍说疫情封控期间一度是自己最艰难的时候,要维持这批员工的租房、生活费和交金都成难题。好在如今居民纷纷支持,这里已逐步恢复客流,日均用餐流量接近千人次。记者注意到,响应防疫要求这间食堂内的座椅目前都只放了单面,所有食客都朝向一面用餐,避免面对面增加风险。

周老板们的不易,老食客也看在眼里。汤先生表示,自己用餐之余还经常在这里当志愿者帮忙,若有人违反秩序他会以居民身份上前劝说,遇到新来不会点菜的老年人他也会热心引导一番。汤先生还建议,从供菜源头上不妨由相关部门牵头进一步做点统筹,提供更多的优惠采购通道,为社区食堂们减负增能。

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腾挪一间社区食堂,既健康美味又实惠,让老年人喜欢吃、方便去,同时不扰民……要平衡好这一切并非易事。九江路上的外滩社区长者食堂就嵌在弄堂中,楼上便是居民家。

为不影响居民早晚休息,这间食堂每天仅中午时段营业,周边不少老人每天都会来外带或堂食。上午11点不到,食堂门口便开始排起队。这里每天提供几十样菜,还专设“清淡菜专区”“少盐少糖菜专区”“无糖菜专区”等窗口给老年人提供健康选择。菜品单价从4元到20元不等,60岁以上享85折优惠。

今年是上海连续第四年将“新建200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作为政府年度实事项目。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介绍,截至去年底,申城已累计建成283家社区长者食堂和1150家集中用餐的老年助餐点。未来,期待更多的上海老年人能够不出社区甚至不出家门享受到美好又实惠的助餐服务。

图为天平街道的网红邻里餐厅,位于乌鲁木齐路上的一处邬达克花园洋房中。凭敬老卡优先用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imToken官网下载-imtoken中文版下载 » imtoken截图-imtoken钱包图标 | 最权威的数字资产交易所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tokenpocket最新版官网

最安全的区块链钱包欢迎下载:tokenpocket钱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