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嘉娜,有着17年基层工作经验,先后担任老西门街道小西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陆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等职务,任职期间社区治理成效显著,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2021年,荣获“黄浦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逢路开山遇水架桥
2018年5月,皮嘉娜担任小西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小西门居民区地处老城厢,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公房私房混搭、居住人群复杂、物业管理缺位等问题。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皮嘉娜经过一年多的调研、思索,在街道的支持下,探索出一条老城厢社区治理之路,通过成立“西门小区自治家园”,平衡各方权益、理顺自治机制,逐步实现了公房小区自治、共治、德治、法治的“四治融合”。
皮嘉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19年,在街道支持下,她整合多方力量,成立了小西门居民区“零距离家园理事会”,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辖区内行政职能单位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让理事会成为收集群众诉求的“连通器”,回应解决诉求的“加速器”,有效解决了社区工作中“盲点”“堵点”“难点”问题,形成工作的“亮点”。推进中,理事会不断完善组织架构,下设专委会,整合网格内社工、党员、楼组长、志愿者、社区单位等群防群治力量,形成巡防共治体系,有效提升了社区的安全指数。
同时,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动自治德治法治共治“四治融合”,在专业律师指导、公房管理方配合基础上,成立了具有老城厢社区治理特色的“公房小区自治家园”,通过平衡各方权益、理顺自治机制,让基础设施老旧、人员构成复杂、物业服务不足、居民诉求不畅等问题,得以有效回应和解决,探索出一条符合老城厢社区的治理新路,并在其他老城厢社区复制推广。
努力建设美丽家园
脱胎换骨破茧成蝶
2020年6月,皮嘉娜调至陆兴居民区担任党总支书记,陆兴居民区外围属于动迁地块,大部分居民已经拆迁搬离,仅存的陆兴小区建于本世纪60年代,属于老旧公房,皮嘉娜凭着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在陆兴居民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陆兴小区房龄老,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不足,难以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公共空间不足、绿化野蛮生长、无固定垃圾分类投放点、电瓶车“飞线”充电等问题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皮嘉娜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和意见征询工作,并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在街道管理办、综合执法队、西门物业等部门共同支持下,开展陆兴小区美丽家园建设。历经半年的美丽家园建设,拆除两处近600平方米的“公字头”违建,解决了小区空间不足的问题;将无人打理的绿化重新布局、修剪、栽种,解决了小区容貌问题;安装非机动车充电桩,实施人车分流,解决了小区安全问题;屋顶翻修、补漏美颜,还解决了小区居民生活质量问题,美丽家园建好后,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交口称赞。
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楼组建设紧随其后。皮嘉娜立即着手对迎勋路100弄1号、8号开展“零距离”示范楼组建设。1号楼和8号楼老年住户多,在门口设置了温馨小提示。在维护楼道方面,党员亮身份,带头清扫楼道垃圾,引领带动全楼住户一起维护楼组环境。楼道内不堆物,保持墙面整洁;小区内不乱停车,有序进行垃圾分类……“零距离”示范楼组建设增进了邻里之情,实现老旧公房的蜕变,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协调各方广纳良策
人民民主生动实践
去年,根据垃圾分类“撤桶并点”的要求,小区要设立垃圾集中投放点,设在哪里比较好?皮丹娜想到了民主协商、集思广益,她召集小区居民一同参与、广纳良策。在协商中,有位居住在此时间较长的居民提出,小区入口处有一处原本是自来水公司的供水泵房建筑,已经废弃很久,如能查清房屋权属可以进行改造作为小区配套设施。想法一提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皮丹娜立即与街道有关部门沟通,在街道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废弃泵房被允许利用改造,小区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配套设施难题也迎刃而解。
经改造,昔日连配套垃圾箱房都没有的陆兴小区,成功实现了“整洁、美丽、绿色”的华丽转身,原先废弃的供水泵房,变身为居民们交口称赞的“时尚新空间”,不仅具备垃圾分类投放等常规功能,还实现了可回收物“玻金塑纸衣”五类细分。这里不仅是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的阵地,更是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变废为宝、湿垃圾就地处置等一系列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体验地,让居民们把“丢垃圾”变成垃圾分类“新时尚”。“时尚新空间”吸引社区居民来此协商议事的同时,也让陆兴小区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地。